7月27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为进一步优化部署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该厅编制发布了《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指南》,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经济情况、科技发展现状等,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核心人才及其团队创新能力、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投入等提出明确要求,切实鼓励和引导市州紧密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试熟化、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股权投资等活动的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科技厅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高校院所与市州联合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截至2019年底,湖北围绕重点产业及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需求,先后建设了2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逐步形成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社会的业务收入达到近5亿元,研发经费支出超3亿元;孵化企业营业收入近8亿元;签订技术交易合同为13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近2.5亿元。其中,省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拥有入驻团队72家,入驻团队研发人数达600人;省生物技术研究院入驻企业共计108家,入驻企业年收入达5.64亿元,纳税金额2800万元,收入超千万企业共计15家。
《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指南》显示,在今后一段时间,省科技厅将集中优势资源,围绕我省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聚焦光信息、先进存储、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整合高校智力资源、社会资本资源、政府政策资源,重点开展应用开发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一体的系统性创新活动,通过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全省范围内成为地方特优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板。